看到这,孟子涛有些恍惚,难道自己手里的是一件宋代的青花瓷?但这可能吗?
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于元代,这是大家的共识。现今,很多人在认识元青花的同时,对于青花的起源之谜开始寻根求源。
现在经过考古发现,一般认为,青花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唐代。虽然,这事在现在的学术界,还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但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共识。
然而,到了宋青花,虽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但是目前却存在较多的争议。因为实物材料太少,许多著作和论文对宋青花的表述都比较简略,也有一些学者对宋青花的存在持否定意见。
也许有人要说了,既然有了唐青花,那宋青花怎么可能不存在呢?
这一点,在古代是非常有可能的,唐和宋毕竟是两个朝代,而且其中还夹着五代,在古代那种技术传子不传女的年代,一门技术断代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也完全有可能在沉寂几个世纪之后,重新被发明。
另外,从考古发现的几件宋青花来看,宋青花与唐青花、元青花之间也没有窑系关系上的渊源关系,这就导致现在许多学者对宋青花持否定态度。
因此,这让孟子涛有些疑惑,自己手中的青花瓷盘,到底是不是宋青花。
正当孟子涛在那思索、观察的时候,一边的王之轩开口让他过去。
“真是傻,到底是不是宋青花,不是还有异能吗?”
孟子涛顿了顿,就把青花瓷盘放了回去,走到王之轩身边,问有什么事情。
王之轩说道:“你先看看这件五彩大罐。”
“好的。”
孟子涛点了点头,就把桌子上的五彩大罐拿到了手中。
此器主题使用五彩绘十六子戏春图主题,孩童面目圆润,衣着光鲜,嬉戏于市,他们或攀花折草,或低头看书,或聆长辈教诲,或嬉戏玩耍。整幅画面,童趣盎然,十分传神。
图中的儿童形象多了几分少年老成,缺少几分天真无邪,这种特点,符合明代嘉靖时期的风格,个中原因,或许是因为嘉靖时期的瓷器以程序化的图案为皇帝祈福求祥之故。
另外,从胎釉等方面,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然而,孟子涛仔细打量过后,总觉得有些不对,具体来说,器物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但到底哪里不自然,他一时却发现不了。
看着孟子涛皱着眉头的模样,王之轩笑着问道:“有没有发现?”
孟子涛摇了摇头:“暂时没有,就是感觉不太对劲。”
王之轩并没卖什么关子,笑道:“你对蛤蜊光有没有过研究?”
“蛤蜊光?”孟子涛愣了愣之后恍然大悟。
蛤蜊光,是含铅的釉上彩瓷、低温铅釉瓷,受外界物理、化学物质的侵蚀以及本身发生的变化,在瓷器表面产生的一种彩色膜状物。真正的蛤蜊光会产生类似蛤蜊壳里面那种闪烁的“彩光”,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名字。
在行内,关于观察蛤蜊光还有一句口诀:“灵活巧用反光面,转换角度釉面搜,若有五彩毫光现,此物可遇不可求。”
“明白了吧?”王之轩笑着问道。
“明白了。”孟子涛说道:“我说怎么回事,原来是因为这蛤蜊光有问题,看上去好像无根之萍一样,没有真正的蛤蜊光那种灵动、深沉的感觉。”
这个时候,站在旁边的蒋健学发话了:“我说你们俩个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王之轩说道:“这还不明白?你这件东西上的蛤蜊光是作出来的……”
听了王之轩的解释,蒋健学肉痛地一拍大腿:“哎!千算万算还是打眼了!”
王之轩说道:“我说老蒋,你是怎么回事,明明对瓷器没什么研究,怎么想到买这件东西,花了不少钱吧?”
蒋健学懊恼地说道:“算了,别提了,也是我耳根子太软,昨天买了那套桌椅,听主人说邻居家不容易,就带着我去看了看,后来发现了这东西,价钱也不错,就买了下来,没想到居然着了道。”
王之轩问道:“你买这件东西不会超过六万吧?”
蒋健学气愤地说:“那到没有,但也花了我整整三万两千块钱啊,这些钱做什么不好,要被那些个缺德鬼给赚去?”
王之轩安慰道:“好了,咱们这行嘛,打眼、踩地雷也正常,你没有亏就算可以了。”
“哎,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蒋健学喟然长叹。
这时,孟子涛开口道:“刚才我看到一件青花瓷盘,有些像是宋青花,也不知道对不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