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问道:“杜御医,我这病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都痛了两年了,看过好几个郎中都不管事。能给我说说吗?你不在,以后再痛,我也知道咋治啊。”
“呵呵,好,我告诉你,你这病乃是肝阳头痛,肝开窍于目,你头一痛眼睛就发胀,那是肝阳上亢的明证,只需清泻肝阳就行了。”
妇人茫然,陪笑道:“怎么就会头痛的,您能说说吗?”
“行啊,”杜文浩耐心说道,“头为诸阳之会,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会于此,不管是外感时邪,还是脏腑内伤,都可能引发头痛。外感头痛,一般是因为感受风、寒、湿、热诸邪引起,且常常混合夹杂在一起,而内伤头痛,一般是因为肝阳、肾亏、血虚、痰浊、淤血等所致,其中以肝阳上亢最为多见。因此,要祛风散邪,平肝潜降。”
妇人听罢,还是一脸茫然,这很正常,中医博大精深,很多理论与阴阳五行相联系,对这些不了解,根本没办法理解中医的理论。一般中医学院的学生,到毕业的时候,说起看病辨证还是一头雾水的多了去了。
杜文浩微笑道:“不了解无妨,我给你开方下药,彻底根治了,你就不用担心我不在,头痛找不到人医治了。”说罢,提笔写了一付方子,递给夫人:“拿到前堂药柜抓药吧。”
那妇人接过,谢过之后,来到前堂,把药方给了柜台的吴聪。
药拣好了,吴聪正要包,那妇人却说道:“等等!”从怀里摸出一张处方,递给吴聪:“这位小哥,你给瞧瞧,你拣的这些药,跟我这处方上面是不是一样的?”
吴聪接过仔细瞧了一遍,说道:“没错,是一样的。”
“那不行啊!”妇人拿回处方,急匆匆又来到后堂,对杜文浩道:“杜御医,你给我开的药只怕不成啊。”
“怎么了?”杜文浩问道。
妇人把那处方地给杜文浩:“你看,这是前些日子惠仁堂的大夫给我看病开的方子,刚才拣药的时候,我看这些药很眼熟,就问了你们前堂的伙计,他说你开的药跟我这药方上的药一模一样。可是杜御医,我吃这药吃了差不多半年,一点都没好!”
“是吗?”杜文浩接过处方仔细看了一遍,果然如此,连剂量都相差无几,不由皱起眉头,细细琢磨了好一会,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无计可施的时候,见一旁的钱不收看完了一个病人,便道:“不收,你过来,帮我会诊一下这位大嫂的头痛。”
钱不收答应了,捋着胡须过来,问了症状,诊脉望舌之后,又看了那妇人的处方,凝神片刻,道:“泻肝潜降,乃治疗头痛的常法,既然按照肝阳头痛治不好,说明归经不对,不是厥阴所致头痛,或为别的经络所致也未可知。痛最甚者,当为归经所在!”
杜文浩点点头:“言之有理,再细细问来。”当下又问那妇人道:“你仔细体会一下,看看疼痛的部位最厉害的是什么地方?”
那妇人摸着脑门一点点感觉,摸到眉棱时,哎哟叫道:“对了,就是这痛得最厉害!”
杜文浩和钱不收相互看了一眼,齐声道:“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其中主干支起始于鼻翼旁迎香穴,夹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这妇人眉棱处痛的最厉害,所以说痛在阳明。
杜文浩凑到妇人面前,问:“你哈一下气!”
妇人哈了一口气,杜文浩闻到她嘴里有秽味,便重新坐直身体,说道:“你大小便如何?”
“小便还行,就是大便,经常解不出,费劲解出,也是干结的。”
“你张开嘴,把舌头整个伸出来,我再好好看看。”
妇人照做了,杜文浩仔细看她舌根,发现舌根部黄腻,这才恍然大悟,微笑对钱不收道:“痛在阳明,阳明者胃腑也,大便干结,阳明郁火上蒸,所以致痛!原来先前是归经错误了。”
钱不收也捋着胡须微笑道:“是啊,不清降阳明,徒泄厥阴,当然没有什么效果了。”
杜文浩点点头,提笔又写了一付药方,递给钱不收:“你看看这方如何?”
钱不收瞧了一眼,频频点头:“嗯,葛根、石膏皆属阳明药,这次肯定有效。”
杜文浩感慨道:“常言道:‘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懂经络气化之理,偱经用药,便能事半功倍。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不收,你经验老到,尤其是对经络辨证很是熟悉,以后得多指点我哟!”
钱不收急忙躬身道:“师父言重了。”
开了这新药方之后,老妇连服三剂,大便畅行,头痛逐渐消失,再没复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