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赛本人清楚,马塞纳元帅的所谓胜利,永远不会到来,因为威灵顿根本不与其做正面会战,一路且战且败,将法国-军团引入那条不可逾越的天堑,“威灵顿之线”。所以,创造胜利奇迹的希望,不在马塞纳那边,而是在自己身上。
“是的,公爵阁下。实际上,我和参谋部同事也不看好葡萄牙军团有获胜把握。但如果我们师团要独自攻占埃武拉要塞,并最终拿下里斯本,就必须保持对驻城守军至少3倍以上兵力。所以,您还需要向南部的苏尔特元帅,或是西面的维克多元帅发出求援,要求再增派2万援兵,以及50门的攻城火炮。”心中早有准备的拉斯蒂退让一步说。
德赛摇摇头,继续否定参谋长的建议。他说道:“维克多元帅本身就兵力严重不足,单单维系治下的诸多城池,就已举步维艰,一大批山地游击队需要继续围剿;而苏尔特元帅,已在巴达霍斯要塞留给我们5千人马,短期之内,不可能再有其他增援了。
我的参谋长,请别再纠结如何攻克埃武拉要塞的困惑,目前我心中已有了腹案,但要等到奥特斯尔中校率领的工兵团与随军工程师,一同所做的实验成功之后,方可具体明言。而现在,你要考虑的现实难题,是如何缩短两个要塞之间长达12天的补给线。”
英葡联军在东部防线上实施的一系列坚壁清野政策,使得德赛师团的移动速度放缓到12天,大大拉长了交通补给线,难以运作兵贵神速。与此同时,德赛也不用担心葡萄牙境内的东部联军利用这条残缺不齐的道路,从埃武拉城出发,袭扰巴达霍斯要塞。
事实上,巴达霍斯要塞也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其核心防御体系,仍是一道道令人生畏的星形棱堡。在1812到1813年间,威灵顿曾率部英、西、葡等国联军,以五倍守军的兵力,三度围攻巴达霍斯要塞,直到1812年4月才最终得以收复。而这,还是法国驻军在弹尽粮绝之际,不得已的主动撤离,放弃了巴达霍斯要塞。
对于德赛抛出了的第一个难题,拉斯蒂却不以为然的笑了笑,不答反问道:“公爵阁下,为何我们一定要遵从英国人为我们设计好的进军线路,而不是另辟蹊径呢?”
德赛追问道:“另辟蹊径?从哪里走?”
参谋长快步走到悬挂军用地图的一侧墙体,他拾起一根教鞭,随即指向德赛师团所在地,巴达霍斯要塞,继而解释道:“公爵阁下,请看,我们身边还有一条伊比利斯半岛最长的河流之一,瓜迪亚纳河。师团主力从巴达霍斯登船,沿着瓜迪亚纳河一路顺水南行70公里,直到葡萄牙的莫拉镇,再折转向西北航行10公里后,部队就可以在波尔特城一带登陆。
至此,从波尔特城到埃武拉城不足30公里,沿途路况良好,地形均为盆地平原,士兵徒步6小时即可达到。而80公里的水路航线中大都属于顺流而下,使用荷兰式的平底帆船,最多只需12个小时就能将源源不断的人员与物质,从巴达霍斯运抵波尔特城;20小时之内,送到埃武拉前线。”
德赛眼中一亮,这的确是一妙招,略加思虑后,他又提出几个问题。
“是否进行过水文的实地勘测?”
“我的一名参谋做过实地考察。”
“沿途是否有联军的水兵驻防?”
“毫无防范。”
“我们的船只与水手如何解决?”
“巴达霍斯与梅尔达一带,有很多渔民,他们大都使用平底帆船充当渔船,只要付钱,我们随时能够加以征用。至于水手,梅尔达还有维克多元帅的一支800人的水兵营驻扎,他们也配置一些用于河面警戒的巡逻艇。”
“很好,不过,师团主力将不在巴达霍斯登船,而是莫朗镇。因为我们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来自西班牙叛军的后方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