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严肯定也想到了这一点。
不过相比每年输出几千匹滇马到大宋,结束高家专权,让大理段家真正掌控大理,这才是段正严想要的。
几千匹滇马,对于如今云南这个旮旯来说,还真没多大用处。
只是李凤梧还有点疑惑,“既然您都说可以每年输出六千匹滇马,为何还要让高寿昌去说服贵国皇帝陛下,似乎是多此一举了罢。”
段正严哈哈笑了笑,指了指天,指了指地。
然后问道:“中间的是什么?”
李凤梧心中电光闪动,“民。”
段正严眉头舒展,一脸的皱纹如枯木逢春,“李使君果然睿智天生,此等才智,将来比是大宋权倾天下的相公。”
李凤梧笑道,“大师谬赞,皆是我大宋天子之英明。”
也明白了段正严父子为何要多此一举。
如果自己猜的没错,等自己说服高寿昌,然后高寿昌会进言段正兴,同意大宋使团的要求和条件,适时的段正兴一定会反对,而且会强势反对。
这样一来,高寿昌的相国、中国公权威受到挑战,必然用更强势的手段反击逼宫,让段正兴不得不同意大宋使团的要求。
这就达到了段正严两父子的目的。
这个消息一旦在大理传开,大宋使团估计要背黑锅不说,高寿昌更要被架一个权臣弄权,掌控朝堂的恶名。
民心便越发亲近大理段家。
这也能给高观音隆制造机会,让他能去收买掌控更多的人心和势力。
一环扣一环。
后面还有很多很多关于争权的事情,这就是个开端,也许要等五六年甚至十年才会见到效果。
不得不说,段正严父子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想到这李凤梧不由得有些可怜这对父子,如此苦心绝虑,最后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裳,大理依然被高家观音派专权。
大理段家始终是个傀儡。
但是,你们内斗是好事,让大宋使团背黑锅,这就不厚道了啊。
想到这李凤梧苦笑,“可是我等似乎要被大理子民臭骂数十年了。”
段正严眯缝着眼,“使君等人的骂名,换来数十年的六千匹滇马,再换上回国之后的青云直上,貌似值当的很。”
顿了一下,“况且此事本就顺上国天子的意。”
李凤梧点头,旋即猛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可却想不出什么地方。
又听得段正严道:“若不如此,难道使君以为,仅靠潼川路、夔州路所谓的大军云集成都府路、乌蒙部,就能让我大理屈服?”
真要有这个本事,你倒是打过大渡河啊。
强盛如开国太祖,也只能宋挥玉斧。
如今的大宋,又怎么可能做到兵过大渡河,剑指大理?
李凤梧暗骂一声,这尼玛也是个老狐狸,别看身在崇圣寺,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他的眼睛。
“倒也可以。”
反正自己使大理,目的就是滇马,然后顺从官家的意,见高观音隆。
貌似这和段正严两父子的意图很是契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