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01小说网 > 乡村少年 >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克钦邦,我来了!(上)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克钦邦,我来了!(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对于这样的一个目标,没有华夏国这样的邻国的配合是不可能完成的。

当民族武装吃着华夏国的大米时,缅甸政府军也同样手执著华夏国制造的武器。

华夏国的工程队伍造福著边境上的各派少数民族,也同样修建着缅甸军政府的新国逑数民族战士死于华夏国炮弹的瞬间,说不定就有缅甸军曹踩上了华夏国的地雷,而且匑数民族武装的头人们在昆明医院体检的同时,仰光的将军们也纷纷在燕京买到了豪宅,一切一如既矛盾又理所当然,而直到有一天,当某种东西偏离了它的发展轨迹,一切都不一样了。

华夏国对缅甸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某些政府军官中,依然是很多军人的军人偶像。甚至有的缅政府军官发誓,要带着缅甸的“八路军”消灭缅北的割据武装。

克钦邦,是缅甸联邦东北部的克钦族自治邦。首府在密支那。东部与华夏国的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接壤,北部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相邻。

克钦族主要信仰基督教。华夏国少数民族景颇族和僳僳族也是克钦族的分派。

克钦邦自古就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通道,20世纪40年代修筑的中印公路进一步沟通了华夏、缅、印三国,克钦邦故有“缅甸的北大门”之称。

人口以克钦族为主体民族,约36万。邦内还杂居有掸、僳僳、阿依、腊西、央宛、玛鲁、格堵、格兰、摩些等少数民族,还有数万华侨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侨民。

克钦邦&#;,38.66%是平原,61.34%是山区,平原面积大约有250万英亩。大约有100万英亩地是可种植的农田,可种植稻米、玉米、大麦、葡萄等。

克钦邦,在缅甸14个省邦中它的面积为第二大。首府在密支那。设有密支那、八莫、葡萄三县及18个乡镇市。

克钦邦全邦人口约90万人,克钦邦突出于华夏国和印度之间࿰࿰。

克钦邦全邦地势北高南低,有四条南北走向的山脉,自东而西分别是高黎贡山、江心坡、枯门岭、那加山。四条山脉之间奔流着三条大河,即恩梅开江、迈立开江、塔奈河,它们都属于伊江水系。

北部山区有许多河谷平原,最大的是胡康河谷,面&#;以上。自密支那以下,盆地渐渐拓宽,呈现出一马平川的景象。

密支那以北为高山深谷地,有孟崩山、仙糯山、高黎贡山,海拔多在2000—4000米之间,北部最高峰达5887米。邦内有迈立开江和恩梅Է深坡陡,多为热带雨林覆盖。山地人烟稀少,除密支那往北至葡萄有公路外,交通比较闭塞。

密支那以南地区多为高山森林。克钦邦有户拱、孟拱、孟养、密支那和八莫等谷地,地势低平,多水稻田&#x;泽地。连接缅北和缅中、缅印的重要交通线均由这些谷地通过。

克钦邦气候垂直分布明񦍱上较凉。北&#;年3月大雪封山,海拔3000米以上山地有些阴坡则终年积雪。5—10月为雨季。密支那以北和户拱谷地年降雨量达3000毫米以上,密支那以南为1000—1500毫米。

密支那为缅北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克钦邦最大城市。地当缅北铁路的终点,位于伊洛瓦底江西岸,附近的伊洛瓦底江宽约500米,有渡口可渡车辆。

密支那周围多山,城西和城北有飞机场,公路四通八达,南可至八莫,北通孙布拉蚌,西有雷多公路抵印度的雷多,全市人口13万余人。

克钦邦境内的克钦族、僳僳族与华夏云南省怒江州、保山地区、德宏州境内的景颇族、僳僳故的同一民族,他们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交往频繁,通婚、互市,亲如一家。

伊洛瓦底江(即我国所称之大金沙江),发源于我国西藏昌都地区的察隅,南入缅甸,由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在处汇合而成,横贯缅甸南北。伊洛瓦底江于八莫收纳大盈江,于伊洛瓦收纳瑞丽江。

陈毅副总理生前所作《赠缅甸友人》的诗中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华夏和缅甸两国人民之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关系。

早在唐宋以前,华夏人民就与克钦族人民和居住在克钦邦内的其他民族有交往。()

古代南方陆地“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就是从现今的腾冲、梁河、陇川一带进入八莫等地,再从缅北克钦邦通往印度的。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克钦邦,我来了!(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