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大宋这些年“拨乱反正”,已经鲜少提及祥瑞,但杨浩相信,献瑞的奏疏到了东京,圣明天子赵祯,以及两府正直的宰辅们会欣然接受。
一块祥瑞石碑,安定万千灾民惶惶之心,彻底击败弥勒教图谶惑民的不良用心,绝对物超所值。
那些掘土挖碑,满脸愕然的工匠已经被控制,官府借口他们发现祥瑞,乃是有功之人,要前往东京献瑞受赏。
其他青壮工匠羡慕不已,纷纷叹息这等好事怎么没让自己遇上?全然没有注意到,那几人湿透的后背,以及下意识颤抖的大腿。
尹洙长松了一口气,一个劫难算是过去了。
有此祥瑞,弥勒教就很难再捣鬼了,祥瑞现世,若再生出现什么图符谶语,完全就是笑话。
手段无甚差别,但先来后到很重要。
祥瑞现世,白发老者也身着官府来到现场,信誓旦旦一番称赞,命人即可将石碑运往东京,向官家献瑞。
随后赶去灾民营地,声称代表皇帝来慰问灾民。
直到此时,杨浩才彻底搞清楚白发老者的身份。
京西路宣抚使李迪,两朝老臣,两度官拜宰相,真宗朝便是太子太傅,为当时的太子,而今的官家赵祯讲学授课。
祥瑞现世的氛围下,宰相、帝师这两重德高望重的身份,以及白发苍苍的年龄,和蔼可亲的态度很有“治愈功效”。
李迪只是在营地转了一圈,如沐春风地几句笑语慰问,并允诺朝廷会妥善安置,灾民们顿时安心不少。
好消息接二连三,些许不着根基的流言蜚语顿时烟消云散。
毕竟朝廷官府施粥发粮,安营扎寨,赈灾救助是不争的事实,何况年过七十的宰相亲自前来慰问,足以说明问题。
待秩序井然之后,沈放与杨浩陪着李迪回了沈家庄,救灾安民之事彻底交给尹洙。到了这个地步,他要是再办不好,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沈放喜滋滋道:“外公啊,阿姐说的没错,您亲自出马,效果非比寻常……早知如此,该让您早些来慰问的。”
李迪叹道:“你呀,想的忒简单……你以为没有那个祥瑞,老夫跑一趟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不是吧?外公曾是宰相,难道宰相的身份还比不上一块破石板?”
沈放感慨之际,难免有些口不择言,话音落地这才反应过来,讪笑道:“啊,外公勿怪,孙儿失言了。”
“知道就好,平素好好跟你姐姐学学,还有这位杨小哥…”李迪目光悠悠,若有所思地看向杨浩。
沈放笑道:“是啊,杨三郎,你不错,连我阿姐都夸你聪明了,这次多亏了你发现端倪,想出这祥瑞的主意…”
“哪里?沈公子谬赞了,这也是令姐的计策…”杨浩笑道:“最重要的是李公德高望重,出面安定人心。”
“此事要紧的是料敌于先,后发制人,否则老夫出面作用也有限。”
李迪看着杨浩,笑道:“其实放儿说的没错,有些时候,宰相之名是不如一块破石板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