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数学题目,会得到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可书法没有什么明确的答案。
悟性、灵性。
绝世书法家不是教出来的。
钟岳坐在木桥观鹅,抚平内心的烦躁。
这一次,王询一直伫立在边上。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虽然王珣一直说王氏笔法秘而不传,但能够破例一次,自然也能够破例第二次。
“王尚书,阴阳之道,何解?”
王询叹了口气,“叔叔在《议书》有言‘二字合为一体,并不宜润,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于疏,短胜于长。作字之体,须道正法。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不宜密,密则如疴瘵缠身,不宜疏,疏则如溺水之禽,不宜长,长则如死蛇挂树,不宜短,短则如踏死虾蟆。此乃大忌,不可不慎。’你能把这些悟透了,也就明白阴阳之道了。”
“谢谢王尚书指点。”
王珣负手而立,“子敬也问过叔叔这个问题。”
钟岳明白,王珣说的是与王羲之并称“二王”的王献之,便问道:“王右军便是这么告诉他的?”
王珣点头道:“字如果写活了,所谓的阴阳相合你便懂了。”
“可是,我想做的是明辨阴阳,以证书道。又该如何做呢?”
王珣手搭在肚子前,看着鹅池里的鹅群,道:“看你悟性了。”
钟岳面色从容,鹅群自木桥下浮过。他退出了系统,来到了那片无声的泼墨世界。
“文长先生,还请赐教。”
墨韵在这个黑与白的世界里变化万千,钟岳就这样站着。
远处渐渐出现了一道背影,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在这片黑与白的世界里,他走在边沿。
耳畔间或传来呼唤的声音。
“吾名郑燮,吾乃文长先生门下走狗……”
“徐文长,三百年无人能及也!”
“恨不生前三百年,为君磨墨理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
那道模糊的身影回望,似乎看着钟岳,又好像在寻呼唤声何处而来。
“今日与君饮一斗,卧龙山下人屠狗。什么阴,什么阳,狗屁规矩!我要它阴,它便是阴,我要它阳,它便是阳。四角方方一尺平,如何痛快如何来!光看能看出个什么来!”
钟岳看着墨韵消散,天地间的泼墨如骤雨般疾驰而下。
钟岳抬头仰面。
“谢先生指点。”
墨雨晚来急,钟岳站在青青草地上,手握墨笔。
畏首畏尾,书家大忌。
钟岳以往观神人九势,像是一个谦虚的后进者,从来都是在一旁看,然而徐文长一语道破玄机。
是啊,我才是这个笔法系统的宿主啊。
所以,
落笔。
生花。
一切合乎阴阳,顺应天理。
“原来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