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心态,从小就棒棒哒。
庾冰听完,沉吟一会儿,又问了几个细节,立刻就命人寻来谢奉,命他点起三百甲士,随谢安一起剿灭乱贼。
虽说庾冰并没有都督诸军事的大权,但堂堂内史,手下有点衙役兵丁什么的很合理吧,至于这些衙役兵丁多了一点,能打了一点,看在庾亮的面子上,谁又敢计较呢。
谢安连忙说用不了那么多,庾冰坚持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最终在谢奉的劝说下才只带了三十人。
这就是谢安疑惑的根源,不知道为什么庾冰会对此事如此上心,若是不知道的,还以为张恪跟庾内史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呢。
张恪笑了笑,庾冰自然不可能听见自己的名声就要倾力相助。
他虽然长得帅,嗯,准确点,非常帅,但也不至于让未曾谋面的庾冰变成舔狗。
理了理衣衫,张恪就在东晋一代哔王面前装起了哔。
“安石兄,我们不妨这么看。”
“如今颍川庾氏根基渐稳,庾征西也渐渐摆脱苏峻之乱罪魁祸首的阴影,带着庾氏朝着当朝第一等高门奋进。但庾氏毕竟是外戚起家,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事功和名望才能服众。何况一个门第的抬升,不是靠一人之力就可以完成的,别说刚愎自用,志大才疏的庾征西,哪怕功勋盖世的陶荆州也不行,所以,要靠家族中前赴后继的优秀人才共同努力。”
说到这儿,张恪不由看了一眼谢安。
谢安所在陈郡谢氏,也是如此。
自谢鲲由儒入玄,成为一朝名士以来,兄弟辈的谢广、谢裒,子侄辈的谢尚、谢奕等人在仕途上埋头狂奔,在联姻上不辞辛劳,不断抬升门第,终于才在谢安秉政时,一举成为江左最顶级的门阀,并且几乎兴盛了整个南朝,让陈郡谢氏成为整个历史上都出名的高门大族。
后人更是以一个“王谢”,便冠名了整个魏晋士族。
张恪的手指轻轻搓动着袖口,缓缓道:
“颍川庾氏众人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庾征西的几个弟弟如今都进入朝堂,开始各显神通。而且,庾征西之后谁来挑起庾氏大梁,这几个兄弟之间,未尝就没有攀比。会稽素有“三吴腹心”之称,庾内史来此,自然是想要一番大作为的。”
“但三吴之地向来复杂,虽然义兴周氏、吴兴沈氏等豪族衰落,但吴郡四姓,会稽四姓等高门大族盘踞乡里,庾内史又因为名望等各种关系,没有拿到都督诸军事的权力,想要打开局面,干出一番成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恪笑着道:“可如今上虞魏氏主动送上天大把柄,还有比一个会稽四姓高门更好的立威对象吗?更何况,这还是一个没落到只剩名声的高门。”
谢安恍然大悟,“我只想到了庾季坚的心性、为官做事的习惯,却没有将他的这些行为与整个颍川庾氏门第抬升和族中竞争联系起来看。”
张恪神秘一笑,“个人奋斗要和历史进程相结合。”
谢安浑身一震,被这充满哲理的一句话击中心灵,美妙的知识又在大量增加。
“我明白了!所以庾内史让弘道兄跟我一道前来。我原本还以为是因为弘道兄与我同宗,方便行事,若是结合会稽谢氏和上虞魏氏的门第之争来看,庾内史这是要确保将上虞魏氏打压下去。”
听了谢安的话,张恪丝毫不惊讶。
学神嘛,举一反三有什么奇怪的。
谢安的感慨还在继续,“没想到这里面居然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看来我的格局还是小了,不如长恭多矣!”
“哪里哪里,安石兄尚且年幼,待未来安石兄定然胸怀宇宙,眼量天下,江左落子,中原皆惊。”
张恪说的也是实话,待谢安大成之后,当时英才辈出的整个天下,还真没什么人是他的对手。
接着,他就看见了谢安幽怨的眼神,真的,特别幽怨那种。
张恪猛地想起,此刻的自己好像比谢安还小一岁。
不由得尴尬一笑,误会误会。
这是真没想装哔来着。
一番闲聊,天光悄然大亮。
太阳照常升起,佃户照常出工。
张恪便拉着谢安进去用早饭。
谢安眼前一亮,“在这儿住了几天,习惯了这一日三餐,回去每天吃两顿,还真不习惯。”
张恪哈哈一笑,撑着膝盖站了起来,和谢安并肩走入坞堡。
马扎就是好,一点也不麻。
刚走入坞堡之中,还没进入东楼的餐堂,就听见楼上一声怒吼,“张恪!给我上来一下下......”
兴许是喊道一半,瞧见了一旁还有外人,李氏的声音顿时变得温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