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少年看到阿六他们的身影,立刻就明白了互相的心意。
他立刻将身后追随的小子都散到城里,将那些没有被秦兵抓走的壮勇,全都召集到一起。
此举,在目前的邺城里,不会引起任何的怀疑。
那驻守在城楼上的张蚝,也正是这样交代的,阿六这次能从城楼上下来,就是为了召集城里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共同迎敌的。
壮汉们出来的越多,氐秦的将领就越高兴,而他们嘴里嚷嚷的,也是保卫邺城,参军打仗之类的事情。
这样就更加不容易露出破绽,然而,实际上呢,这当然都是假象。
参军是真的,想打仗也是真的,保卫邺城当然也是真的。
只不过,兄弟们的立场却完全不同。
他们的枪头是对着氐秦的,他们将要参加的队伍,也是晋军!
而被城中乡民给予厚望的晋军同袍,现在又在干些什么?
他们值得信赖吗?
却见,北大门城楼下,刘裕和何无忌聚到一起,战事稍微和缓了一点,并不是因为晋军落入了下风,也不是因为氐秦的士兵不再源源不断的从城里奔出来。
按照双方现在的兵力来看,都还有再战的能力。
暂时的停滞,完全是因为晋军的主将正在思考下一步的进攻方式。
“无忌,我看,稚远他们应该已经到南城门了,我们可以暂且歇一歇,等待他们的消息。”
“或许可以两面夹击。”
不管是这个时候打,还是等一会再打,说到底,消耗的都是晋军的力量。
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达到更大的战果,当然是晋军主将的追求。
“现在局势陷入焦灼,缓一缓也好。”
“如果稚远那边有消息,我们就可以把云梯放出来,正式攻城了。”
“我也是这个意思。”
打仗打的也是一个势,如形势在我,则无论你从哪个方面打,用何种办法,总是有机会成功。
对于现在的晋军来讲,需要的就是这样一个“势。”
现在的形势不是已经很好了吗?
晋军还需要等待什么?
当然是攻城的“势。”
相比在城下相持,杀伤秦兵,攻城显然是更加困难的一件事,只要攻城之战开始,晋军的伤亡就会成倍增加。
而刚才还士气低落的秦兵也很有可能突然间战斗力增强,呈现破釜沉舟之态。
反而助长了他们的士气。
一旦秦兵把城里的兵力全都调动起来,到正门处迎击晋军,那么,局势对于刘裕他们来说就会相当不利。
然而,一旦王谧他们那边有突破,就可以调动城内的兵力,去南门处迎战。
一旦北大门这边的压力减轻,攻城便是指日可待了!
稚远,你可要争口气啊!
而现在,被刘裕他们给予厚望的王侍郎他们,还没能按照计划赶到南大门。
中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刘裕他们也还不知情。
刘裕和何无忌商量了一下,由刘裕留在战阵中继续指挥,而何无忌则退到后方暂且休息。
何无忌很得意,这正合了他的心思。
虽然他也是北府兵中的一员悍将,但是,老实说来,各方面的素质,还是比不上刘裕。
在掌控战场局势这方面,还是刘裕更擅长。
在十几骑亲兵的护卫下,何无忌回到了倒松峰上,这里原本是鲜卑人的大营,自从慕容垂带着族人向西逃窜,早就与鲜卑人勾连的晋军,理所当然的就占据了这块地方。
不管是营帐还是防守的栅栏,一应俱全。
鲜卑人走的急,也来不及拆毁,于是这一切就全都被晋军捡了现成的了。
虽然来到了倒松峰上,将军大帐近在眼前,何无忌却也没有回去,而是就在山脚下,清点各种战备物资。
虽然经历了一天的鏖战,但是后备物资这一块,却并没有减少太多。
一切都是因为有失必有得。
打仗当然要消耗兵器,但只要打得好,就还会有缴获。
而晋军这边,罪慈悲的菩萨,竟然不是城里的对手氐秦,而是仓皇逃窜的鲜卑人!
当时形势危急,可以说,如果鲜卑人跑的不够快,不够及时的话,他们就很有可能被一勺烩。
为了跑的更快,行动更方便,慕容垂便把那些沉重的战车,投石车全都扔下,轻装跑路。
现在,这些重型兵器就全都便宜了晋军。
看到那一排排的投石车,何无忌高兴的,嘴巴都快裂开了。
“都是好东西啊!”
“竟然还有重弩!”
何无忌绕到那体型巨大的重弩的后身,踏了一脚,当然没用力,果然是力拔千钧呐!
无怪乎操作重弩,需要专门的人员,这么沉重的武器,没有一把子力气,还会运用巧劲,确实是很难打出去的。
“你过来。”
何无忌挥挥手,身后的小兵就快步上来。
“把我们缴获的这些武器装备告诉刘将军,要快!”
那小兵领命,二话不说就跳上了马背。
居然还有重弩!
寄奴若是知道了,一定高兴疯了。
有重弩,攻城就更有希望了!
这正是晋军缺少的,没想到,鲜卑人竟然帮他们补全了,真是在世的大善人。
除了重武器,其他的轻型兵器也不少,更完美的是,这些兵器很多都是簇新的,根本就没用过。
装箭簇的箭囊被丢弃在路上,还有无数沉重的长戟、环刀,应该都是步卒们扔下的。
粗略清点,差不多有好几百件!
拼拼凑凑,竟然可以重新装备一支规模不小的部队!
这简直是一项惊喜!
如果刚才他们就发现了鲜卑人遗留下来的重弩,攻城之战会否可以早一点开始?
何无忌这边,后续装备也全都清点完毕,他终于可以回到将军帐里,稍事休息。
却没想到,双脚还没有踏进大帐的门,报信的小兵就追了上来。
只见那小兵气喘吁吁,一脸的焦急,何无忌暗自叹了口气,就知道,想歇着,哪有那么容易。
“启禀大将军,我军的兄弟在敌军射来的箭簇上,发现了这个,还请将军过目。”
只见那小兵的手上,确实拿着一支箭,还带着血迹。
据那小兵说,这支箭还正好射中了晋军的步卒,所幸,没有伤到要害,只是划伤了手臂。
也正是因为没有打中要害,缠绕在箭簇上的布条才能被快速发现,要是人死了,混乱之中,说不定就没有人会注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