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随后刘备又是喟叹一句,谨慎说道:“三弟所言,虽合我意,然只是莽夫之举。平原无兵,备准备去公孙大人那里相借几千人马北海孔融、徐州陶谦,也是忠君爱国之人,备借到或借不到,自当戮力为国!”
关羽与张飞听后,对视一眼,不禁感叹刘备的忠义有谋,对刘备的追随之意,更加坚定。因为,他们为忠义走到一起,便不会半途而废。
然片刻之后,刘备似乎又想起什么一般,开口向关羽问道:“子龙前些时日来信,说是已借故兄死守孝,离开了公孙帐下。算算时日,子龙也当到平原了吧?”
“兄长,此时正要向您汇报。”关羽从怀中拿出一封信,递给刘备说道:“子龙又得师命,‘欲’做一件大事。事毕后,便来平原。”
“子龙忠义,言出必行,某等静待佳音便是。”刘备看完信后,看出连赵云也不知道是何师命后,却仍然点头说道。因为,他自信自己的忠义之心,也信赵云的忠义之为。
忠义,有时候是无往不利的利器,但有的人,从不将忠义当作一种品德。
南阳的袁术,从不认为忠义是种武器,相反,更认为那是虚伪的矫作。
“主公,为何将诏书掷于地上?”杨弘捡起那绢布诏书,擦拭好上面的泥印。仔细看下,原来那泥印竟还是袁术的鞋印……
“将亡之人,居然还有脸下诏?”袁术坐回胡‘床’懒懒道:“我袁氏乃名‘门’望族,‘春’秋陈国大夫辕涛涂之后,舜之苗裔也。《‘春’秋谶》中有记载,‘代汉者,当涂高’,这个‘涂’正应了孤之名讳,况舜乃土德,孤即土德之后。大汉是火德,五德流转中的火生土,此为朝代更迭之序,可见早有定数,天命所归,如今汉室凋零,某当取而代之,何需受他那黄‘毛’小子诏令?”
这些图谶预言之术,便是东汉末广为流传的一种学术,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东西,借天象的变化来预测人间的事情。王莽篡汉时,便有谶言云“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后来果然光武帝‘荡’平四海,安定天下,使得代表火德的大汉延续至今。所以自光武中兴以降,上至皇家下至百姓无不大力钻研此术。
况且,袁术要应谶称帝代汉,自然要找一些理论依据。由此,他说出这番话来,实则在杨弘的意料之中。不过,未待杨弘回复,袁术便继续说道:“汉室天下,不过一天大幌子而已。某家身负名望,从来觉得这天下是有德者居之。”
正这话毕,却见一英姿小将虎步入内。这小将年纪不大,也就十七八岁:眉‘毛’、眼睛、鼻子、嘴,还有健康而富有光泽的肤‘色’,柔和而又分明的轮廓,无一不是完美无缺,搭配起来更是恰到好处,帅气得无可挑剔。与众不同的是,他的瞳仁是奇异的墨绿‘色’,柔和里藏着锋利,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令人目眩神摇。
袁术见此小将入内,竟会心一笑,开口道:“伯符归来,想必丹阳一郡,已然攻陷?”
“回禀主公,策正是来汇报此事。仰仗主公虎威,丹阳郡已为主公治下!”孙策跪地抱拳回道,语气之中,金戈铁马之意,‘荡’然而出。
听到孙策果然打下了丹阳郡,袁术颇有风度地举起酒瓢笑道:“伯符,你想要什么只管开口。金银珠宝也好,醇酒美人才好,即便是某心爱之人,某也决不吝惜。只要你对孤忠心不贰,孤保你在这人间乐土享尽荣华富贵。”
这一点,孙策心中自然不疑。自从父亲孙坚战死、自己率部下归顺了袁术之后。袁术对自己宠耀无边,居处金壁辉煌,里面的诸般装饰用器,竟然和袁术自己用的一模一样!更有美‘女’如云,袁术丝毫不吝啬一分!
这股视金如粪土的豪气,又有几人能做到?
可是,孙策的眼中,从来都不是这些,而今日归来,他听说了诏书一事儿。隐隐之间,孙策觉得,这是一个契机——一个他彻底摆脱袁术,光复父亲之志的契机!
ps:虽然,目前看来,封推之战,对我个人来说不怎么理想,但我相信这只是暂时的战略转移而已。隐秋相信,西凉大军们只是暂时蛰伏,待得时机一到,定会倾力而出,我一直是这么坚信的!说过是二天连续爆更,隐秋便绝不会食言。这是剩下的六更,一齐放出,谢大家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