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反潜巡逻机差点把2艘赶来的布兰潜艇击沉。
反正就是,原先部署在斯卡帕湾的2艘大型攻击潜艇用8条鱼雷、32枚自航水雷就把布兰皇家海军堵在家门里面,不但一举击沉4艘驱护舰,还让包括3艘大型航母在内的数十艘战舰丧失了存在价值。
要说的话,这绝对是第三次全球大战期间,军事意义与影响最大的潜艇伏击战。
不过,这只是开始。
短短几天之后,同样是部署在斯卡帕湾的另外2艘大型攻击潜艇,在法罗群岛与设得兰群岛之间海域,伏击了一支从枫叶国出发,驶往迢曼帝国的运输船队,并且在短短几个小时只内击沉了23艘大型货轮。
这也是开战后,帝国潜艇第一次袭击民用运输船只。
要说影响,这场伏击战不比朴茨茅斯刚外的那场战斗差。
被击沉的这23艘货轮,全都是由迢曼帝国的航运公司运营,运载的全是从北孤集团进口的战略物资。其中的3艘散装货轮,运载了30万吨精选钨矿,还有1艘货轮运载了差不多5万吨钨棒。
这些钨棒与钨矿全都是军用物资,主要用来制造穿甲弹弹芯。
关键还有,不止是迢曼帝国,在整个西大陆都没有大型钨矿。
损失的这些钨棒与钨矿,足够生产数百万枚坦克用的穿甲弹弹芯,或者是上亿发机关炮的穿甲弹。
受此影响,迢曼陆军的前线装甲部队,直到现在都没有获得足够的穿甲弹。
此外,生产穿甲弹的弹药工厂已经在年底转产其他弹药,要等到下一批原料运到才能继续生产穿甲弹。
除此之外,还有一艘运输船装载了大约150吨奎宁。
这些药物,其实是由纽兰共和国无偿援助,而且全都来自孤大陆中部地区,由纽兰企业经营的热带种植园。
在理论上,150吨奎宁,足够百万大军在热带地区使用一年。
按战后披露的相关资料,西陆集团原本计划在开战之后就在北玄地区发动进攻,争取一举拿下至关重要的夕梵运河。也正是如此,迢曼陆军才没把重点放在东边,其主力部队全都在陆心海北岸。当时只是在罗利王国南部的西岛上,就有3个王牌装甲师,囤积的弹药物资足够使用数月之久。
结果,因为150吨奎宁没有运到,迢曼陆军把进攻时间推迟到了10月底,以便避开酷热难耐的夏季。
哪里想到,等到气温降下来,攻打夕梵运河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
不止是梁夏帝国加强了在夕梵运河的防御部署,还跟战场局势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大陆战场上的变化。
结果就是,到了11月,迢曼陆军的3个王牌装甲师全都被去了大陆战场。
至于攻打夕梵运河,只能无限期搁置。
相对于损失的物资,这次袭击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
因为担心遭到潜艇伏击,所以一直到10月底,筹备到足够多的护航战舰,并且完成了反潜巡逻机的前沿部署之后,迢曼帝国才组织运输船队前往北孤大陆,重新跟北孤集团进行贸易往来。
不要忘了,纽兰共和国在此之前就已参战。
也就是说,受潜艇威胁,两大集团互通有无的海上航运迟滞了接近一个月!
在现代化战争当中,这绝对不是小事。
充分利用这一个月,纽兰共和国能够为迢曼帝国提供足够武装10个师的武器装备,或者是供百万大军鏖战半年的物资。
此外,在恢复航运之后,护航成了迢曼海军的头号任务。
虽然迢曼海军的头号使命也就是保护海运航线,压根就没人想过,要靠迢曼海军夺取制海权,但是把主力用来执行护航任务,加上布兰皇家海军龟缩在港口里不出来,必然要削减其他方向上的投入力度。
比如,为此放弃在陆心海的作战行动。
要说的话,这才是迢曼帝国把进军夕梵运河的行动推迟一个月的真是原因。
没有舰队支持,哪怕岸基航空兵足够给力,也未必能夺得制海权,更不要说为运输船队提供掩护。
在此之后,那12艘大型攻击潜艇就主要在南夕落洋上活动。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北夕落洋太远了,还没有基地支撑,就算潜艇能过去,持续作战时间也非常有限。
关键,也就是后勤保障。
不说别的,就算是大型攻击潜艇,也就只能携带几十条雷弹,在用完之后,就必须返回港口,或者是跟潜艇支援舰汇合。如果是长时间的在外巡航,哪怕雷弹没用光,也要想办法补充新鲜食物。
说得简单一点,潜艇跟作战飞机相似,活动范围受“作战半径”限制。
当然,潜艇的作战半径肯定要远得多。
就拿数量最多的“南江”级来说,标准装载情况下,能在距离基地5000千米的海域巡逻45天,而且距离每缩短1000千米,巡逻时间就延长5天,相反则缩短5天。为了获得最高作战效率,一般把作战范围限定在5000千米以内。即便有特殊情况,也要安排潜艇支援舰配合。
显然,派潜艇支援舰去北夕落洋,风险太大了。
受此影响,帝国海军在夕落洋的破交作战,主要就限定在南夕落洋上。
所幸的是,在大战初期,封锁南夕落洋也有很大的价值。
不说别的,因为绕过南孤大陆进入东望洋的航线被封死,所以在设计新一代航母时,纽兰海军仍然受到望夕运河船闸宽度的限制,没办法完全放开手脚,也就必须在具体的性能上做出取舍。
此外还有,西陆集团与北孤集团至少暂时别想获得玄大陆西海岸地区的资源了。
关键还有,在潜艇的封锁下,玄大陆西海岸这边的国家,乃至南孤大陆的部分国家都受到了影响。
假以时日,保不准会投入帝国的怀抱。
可问题是,南夕落洋这边根本就没有切身利益,哪怕是拿到了制海权,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
以当前的局面,需要锦上添花吗?